日前,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亮出的废旧纺织品变废为宝 “中国方案” ——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引起关注,该项目曾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垃圾分类如今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都是热门话题。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废旧纺织品总储量可达近2亿吨,而再生纺丝产能仅有1000万吨,如何深挖纺织品再生“富矿”,让废旧纺织品变废为宝,打通纺织产业循环经济之路?王华平拿出的中国方案可以用高科技“唤醒”2亿吨废旧纺织品。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化纤产量占全球七成,纺织品回收利用率却不足10%,这是困扰行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也是王华平团队科研攻关的重点问题。 王华平作为骨干参与了“中国化纤工业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2016-2030中国纺织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等研究与制订,他始终关注着国家化纤行业的痛点难点问题。数以亿吨计的废旧纺织品如果用焚烧或填埋等简单粗暴地方式处理,不仅严重污染环境,更是对资料的极大浪费。 变废为宝需要技术领跑,早在2004年,王华平就盯上了废旧纺织品这块“宝”,在他眼中这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测算,如果我国废旧纺织品能全部循环利用,相当于每年可节约原油2400万吨、减少8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节约近三分之一的棉花种植面积。然而,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循环之路面前还有好几座大山需要跨越。 对于消费者而言,往往把纺织品循环利用与“黑心棉”划上等号,旧衣新造真的有市场吗?对于企业而言,不同来源、颜色、质地等废旧纺织品如何在兼顾成本与品质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10余年来,王华平带领科研团队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脚踏实地的“钻”,没有行业标准那就踏踏实实做调研。王华平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与发起中国化纤再生与循环、生物基纤维及生化原料等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消费者有误解,那就扎扎实实攻难题,严把循环再生纺织品的“安全关”。除此之外,再生纤维稳定性、调质调粘再生工艺、变色及色差控制等技术难题一个个相继攻克…… 王华平有底气地说:“从技术方面来说,我国再生纤维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带领团队首创的聚酯纺织品物理化学法实现了从纤维到纤维的高效再生,生产出的再生聚酯成本降低25%,性能却足以与原生聚酯相媲美,经专业机构检测完全符合生态纺织品安全要求。 攻克技术难关后,王华平作为项目技术总负责人联合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嘉兴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江苏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校企合作、抱团攻关。 陈烨是科研团队里面的80后青年教师骨干,跟着王老师跑工厂、走访企业已经成为他工作中的“必修课”,“既要写得了论文,又要开得了工艺单,要像企业工程师一样熟悉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流程”。 如今,该项目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再生聚酯纤维生产基地,每年生产30万吨废纺再生短纤、15万吨瓶片及再生长丝,7.5万吨低熔点/再生聚酯复合短纤。近三年完成单位实现销售79.90亿元,出口创汇2.61亿美元。授权发明专利38项,发表科技论文10篇、制定标准3项,实现了我国废旧聚酯纺织品高效回收与高值利用,大幅提升了聚酯再生纤维技术水平,提升了我国纺织循环经济的大国形象与地位。 据了解,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再生聚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尖端技术让曾经不起眼的废旧纺织品“美丽再生”,不仅在汽车内饰、环保服饰等领域广泛应用,还凭借着纤维强度高、色牢度好、质量稳定等优点大量应用于跨海大桥、水利大坝、高速公路、建筑等领域的防裂加固、补强、隔离等工程。再生聚酯不再是低端纺织品的替换物,反而实现了“弯道超车”、废而更优,真正撬动了千亿元级纺织品循环利用市场。 王华平坦言,每个奖项背后都是团队十几年的付出,他常常对团队成员说要有“国家队意识”,国家需求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这样的反思才能保持“清醒”的科研头脑。他透露,科研团队还在持续攻关,希望在城市治理方面发挥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的最大效用。